企業名稱:廣西寶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禹總
手機:
電話:
郵箱:
傳真:
網址:meichengyan.cn
地址:廣西來賓市象州縣工業園石龍片區A區
毫無疑問,螺螄粉很火。抖音2020年數據報告顯示,柳州螺螄粉是用戶最喜歡在網上購買的小吃;天貓數據顯示,螺螄粉是2021年年貨節首日在天貓、淘寶、天貓超市上增速最快的年貨。微博上,關于螺螄粉的話題頻頻空降熱搜榜,有時1個月內高達10次。最緊俏時,有位廣西網友感嘆:“我土生土長的廣西人做夢都不會想到,竟然有一天在廣西吃不到螺螄粉。”
面對如此火爆的市場,螺螄粉的故鄉柳州,更是為螺螄粉產業定下“雙百億”的階段目標,即袋裝螺螄粉產值超過100億元,原材料等附屬產業產值超過100億元。
小小一碗粉,為何有如此大的影響力?
“網紅爆款”的誕生
從地方小吃到百億網紅產業
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1》開播,作為廣西柳州名小吃的代表,螺螄粉在第一集就“C位出道”。隨之而來的是,《走遍中國》《食在八方》《康熙來了》等知名美食和娛樂節目紛紛策劃“螺螄粉專場”,螺螄粉的曝光程度激增。
2014年10月28日,柳州第一家預包裝螺螄粉生產企業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開始生產袋裝螺螄粉,這也成為柳州螺螄粉產業化道路的開端。
憑借“酸臭辣”的獨特口味,柳州螺螄粉頻頻掀起網絡熱潮。“留學生在國外吃螺螄粉被鄰居報警稱家中有生化武器”“要扔掉我螺螄粉的老媽嘗了一口就真香了”......這類令人啼笑皆非的獵奇新聞進一步助推了大眾的好奇心消費。
柳州市商務局數據顯示,2015年,柳州的袋裝螺螄粉銷售收入僅為5億元;而在2020年,這一數字暴漲至105億元。
一方面,隨著互聯網電商的發展,螺螄粉異軍突起,柳州本土品牌螺螄粉快速走紅。另一方面,短視頻、直播的崛起,讓其搭上了流量快車,躋身“網紅經濟”。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蒙啟鵬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2020年柳州螺螄粉瞬時生產峰值325萬袋/日,產品遠銷海外20多個國家和地區。截至2020年12月17日,袋裝柳州螺螄粉產銷突破百億,達到105.60億元,較上一年增長68.80%,提前2年完成“袋裝柳州螺螄粉銷售收入100億元”工程。
火起來的為什么是螺螄粉?
1.產業化嘗試保質保味
螺螄粉里的粉采用的是柳州當地的干米粉,配料也都方便保存,這就在很大程度上確保了鮮食與速食味道完全相同。在保持原味的基礎上延長保質期,是每個企業都不斷努力的產業化嘗試改良。
此外,湯料的包裝方法也從最初的人工手動操作,進化成真空灌裝機的自動操作,并且引入了巴氏殺菌消毒法。
至此,每一包在市面上流通的螺螄粉都擁有了6個月的壽命,在走完生產-備貨-物流-上架一系列流程后,它還有足夠的時間被放在貨架上,靜靜等待被購買。
2.獨特的社交屬性自帶熱度
受疫情影響,2020年“宅經濟”崛起,螺螄粉一度成為比口罩還難買的大眾焦點。疫情之初,甚至出現過“全網催發貨”。
螺螄粉符合獨居年輕人的需求,可以獨自在家里享用。煮好一碗粉,甚至可以成為發一條朋友圈的理由。在一定程度上,螺螄粉滿足了用戶的社交需求和情感需求。“第一次嘗試螺螄粉,是看到它頻頻出現在熱搜里,感到好奇。”一網友說,“這種味道很特別,我安利了身邊不少朋友去嘗試,她們的反饋也都不錯。”
就這樣,方便速食產業領域的螺螄粉乘著“懶人經濟”和電商直播的快車逆風而上。硬核酸爽的臭味、“聞著臭吃著香”的反差感給予了螺螄粉爆紅的基因,在明星、綜藝及社交媒體等平臺的強推下,流量紅利形成漣漪效應,螺螄粉也逐漸成為“現象級”網紅。
3.政府助推打響電商品牌
早在螺螄粉還沒火起來的2010年,柳州就提出要將特色美食螺螄粉打造成城市名片。
2015年,柳州市政府為螺螄粉申請了地理標志保護。2016年,柳州市政府投資建設了螺螄粉產業園,用來給生產企業做加工車間,對于進駐產業園的加工企業,政府將根據銷售額減免房租、水電費和物業費。2017年開始,柳州市政府投資三千多萬開發螺螄的規模化養殖,還舉辦了培訓班、下發技術手冊指導養殖戶,編寫了《田螺稻田生態養殖技術規范》。2018年“柳州螺螄粉”獲得核準注冊,柳州市工商局制定相關管理規則,明確了這一地標產品的使用條件、申請程序等。
此外,政府還嚴抓標準品質,在日常生產流程中,常常看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各個工廠隨機抽查的身影,一旦抽檢不合格,面臨的將是5萬-10萬左右的罰款。
人們對速食需求的激增、網紅的助推、各方媒體的宣傳,再加上產業化嘗試保質保味、政府的政策支持等,種種因素的疊加讓螺螄粉在全國乃至全球快速鋪開,共同造就了螺螄粉從地方小吃轉變為百億網紅產業的神話。
“現象級”網紅品類背后的經濟江湖
螺螄粉爆火之后,不僅成就了一眾螺螄粉品牌,還吸引了網紅品牌、零食品牌及餐飲品牌入局,行業競爭愈發激烈。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螺螄粉消費者購買產品的渠道分布中,網上商城以51.54%的比例居于首位。瘋狂增長的數據背后,不僅是原有零售品牌準備加碼,擴大工廠;線下品牌開拓新零售,涉足線上;還有無數“外行”也涌進這個賽道,想要從中分一杯羹,柳州螺螄粉加盟暴增。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螺螄粉廠家崛起,壯大,走向海外。以經濟視角觀察,據統計,2020年1-6月,經海關檢驗出口柳州螺螄粉28批,約合人民幣750萬元,是2019年全年出口螺螄粉總值的8倍。以文化視角觀察,螺螄粉是柳州地標性美食,其制作技藝也是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并且正逐步申請國家和世界級非遺。以政治視角觀察,截至2020年底,柳州市螺螄養殖面積近4萬畝,產值達7500萬元。全部螺螄粉原材料種植養殖規模達50多萬畝,帶動原料基地農戶20萬人就業,其中貧困戶4500多戶、約2.3萬人,人均年增收超過9000元。柳州螺螄粉已成為貧困農戶增收的“扶貧粉”“脫貧粉”。一碗走向海外、惠民增收的小小螺螄粉,也折射著中國波瀾壯闊的減貧圖景。
誰能成為下一個“螺螄粉”?
實際上,螺螄粉的爆紅并非孤例,自熱火鍋、預制類小龍蝦等新興食品在過去一段時間都曾陸續成為年輕人餐桌上的爆款。這些食品符合當下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方便的背后,富有傳染力的社交屬性、購買力增強的消費者、成熟而發達的物流網絡、新興而繁榮的零售渠道,嚴格而有力的政府助推,都成為了它們走向爆紅的體系原因。
眼下,螺螄粉教科書式的“出圈”,正在速食界掀起新一波浪潮。大家紛紛入場找機會,想要成功復制這段“現象級”網紅之路。
然而,我們需要看到的是隨著大量品牌涌入,行業正陷入同質化。隨著越來越多品牌入局,螺螄粉市場的競爭也日益激烈,想收割螺螄粉“紅利”絕非易事。此外,更致命的問題是把核心產品交給第三方,品控往往難以保證。不少大IP因為貼牌生產的螺螄粉,已出現多次食品安全問題。
歸根結底,螺螄粉的成功只是整個行業發展中的一個縮影。行業喧鬧之下,不論是誰,想要成為下一個“螺螄粉”都應以“產品”為持續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