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名稱:廣西寶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禹總
手機:
電話:
郵箱:
傳真:
網址:meichengyan.cn
地址:廣西來賓市象州縣工業園石龍片區A區
在走進工廠之前,螺螄粉和散落在全國各地的街頭小吃并沒什么不同。然而,就是這樣一份價格低廉的地方小吃,在過去的幾年內卻借助工業化升級,衍生出了一個年產值超百億元的產業,甚至成為柳州這座城市最耀眼的名片
文 | 《財經》記者 吳瓊
編輯 | 余樂
柳州螺螄粉又火了。據央視報道,4月26日下午,正在廣西柳州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柳州螺螄粉生產集聚區,了解特色產業發展情況。
習近平指出,小米粉大產業,做到這么大很不容易。我們鼓勵民營企業發展,黨和國家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支持、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指導,就是希望民營企業放心大膽發展。
作為一種地方小吃,螺螄粉誕生于上個世紀70年代的柳州街頭。2014年,工業化生產的袋裝螺螄粉出現,僅僅用了六年多的時間,便從無到有,2020年實現銷售收入近110億元。
2019年,袋裝螺螄粉行業的產值已經達到60億元。2020年的疫情為袋裝螺螄粉的銷量又添了一把火,全年產值超百億元。如今,袋裝螺螄粉已經遠銷海外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產業鏈各個環節創造了約25萬個就業崗位。
螺螄粉的走紅始于《舌尖上的中國》,但同樣因這部紀錄片走紅的還有云南的諾鄧火腿、陜西的岐山臊子面、廣東的竹升面等地方小吃。在這些各具特色的地方美食中,只有螺螄粉發展到了今天的規模。人說廣西有“三粉”:南寧老友粉、桂林米粉和柳州螺螄粉,在鄰省云南,過橋米線也久負盛名,但在這些相似的米線、米粉類小吃中,也只有螺螄粉,做出了今天的成績。
成功秘訣是“工業化”。柳州是廣西最大的工業城市,柳州鋼鐵集團、五菱汽車等知名企業都坐落于此,有工業的傳統。柳州一直提要用工業化的思維來發展螺螄粉產業。從2014年第一家螺螄粉預包裝企業誕生,到年產值超百億元,螺螄粉從街邊小吃發展成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食品,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起步
螺螄粉的歷史并不算悠久。柳州人素來有吃螺螄的傳統,但把螺螄湯和米粉結合起來,卻是上個世紀70年代才出現的吃法。將米粉放入螺螄熬制的湯中,配上柳州特有的酸筍以及酸豆角、花生、腐竹、辣椒等配菜,口感酸、辣、鮮,很快受到食客的歡迎。
柳州市區里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是螺螄粉店。門臉不大,只有兩三間屋,廚房大多用透明的玻璃與就餐區隔開,從窗口可以望到廚師在忙著煮粉,鵪鶉蛋、鴨腳、豬腳……各式鹵味早已備齊,食客可以任意選擇。單要一份不加鹵味的螺螄粉,價格不到10元。
直到十年前,螺螄粉都還只是柳州街邊的一款地方小吃。出了柳州,在自治區范圍內都未必有人知道,正宗螺螄粉更不要說聞名全國。
2012年的春天,轉機來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以下簡稱“舌尖1”)第一集播出,收視爆表,螺螄粉和柳州酸筍一起出了鏡,一下子名聲大噪。柳州人去外地,說起自己的家鄉,立馬會有人問起:“你們那兒是不是有個螺螄粉?”
非遺傳承人、柳州市螺螄粉協會會長倪銚陽是廚師出身,2003年創立“味之坊”——一家夜宵大排檔,兼賣螺螄粉。“那時候生意很好,尤其是2014年的時候,每天可以做270-290桌,很多人想來加盟,但我們不懂特許連鎖,所以錯失了很大的機會。”他對《財經》記者說。
同年10月,作為柳州市美食聯盟協會的會長,倪銚陽和協會配合柳州市委市政府在柳州會展中心搭建了一口直徑21米的大鍋,煮上螺螄粉,組織了一場有1萬多人參加的“萬人同品螺螄粉”活動,轟動一時。“里面一共有12噸湯、1000斤螺螄、2000個鴨腳、1000個豬腳、1000個鹵蛋,還有300只雞。”說起當年的那場活動,倪銚陽還記憶猶新,這場活動趁著《舌尖1》的余熱,把螺螄粉的知名度又推上了一個小高峰。
“一個地方特色小吃的成名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種不同的活動來不斷推廣,也需要從業人員共同的保護。”他說。
到這時為止,螺螄粉走的還是一條相對傳統的發展道路:從地方起步,通過連鎖、加盟等方式向全國各地擴張,但仍局限在現制現售的餐飲行業之內。但是,螺螄粉的從業者們很快就發現了更大的市場:包裝食品。